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(www.jlkpzjw.org.cn)

广告位 728*90
广告位 1200*90
当前位置:主页 > 人物 >

肩负使命 为爱前行 ——访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向东

时间:2022-07-20 20:27|来源: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|编辑:于艳秋|点击:

肩负使命 为爱前行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访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向东

作者:于艳秋

 
 

 

片技跳马弹溜溜

贪玩少女样样通

 

在一个农家小院里,几个男孩子正在热火朝天地玩“煽片技”。地上的灰尘,不时被片技带起,但是,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致。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,混在这几个男孩子中间,红扑扑的小脸像苹果一样可爱。不一会儿,她的手里已经赢来了一摞片技。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笑声,回荡在院里院外。

 

这种古老的“煽片技”游戏,相信“60后”“70后”的东北农村孩子都曾见过或玩过。就是一方把片技放在地上,另一方用片技砸 对方的片技,如果砸翻个了,就赢得一张片技,输的继续下注。这个游戏,本是男孩子的天下,可是这个小女孩,自小就性格外向,平时就爱跟男孩子一起玩 “煽片技”“跳马”“弹溜溜”之类的游戏,而女孩子爱玩的“踢毽子”“跳绳”“跳皮筋”等等,她都不感兴趣。

 

谁又能想到,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女孩,若干年后,竟然成长为一名高校院长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而这期间的成长历程,却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这个当年爱玩“煽片技”的小姑娘,就是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向东。

     蔡向东院长

 

蔡向东,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县(现在的双阳区),父亲毕业于榆树师范学院,在双阳县第二中学教书。母亲出身于大户人家,属于大家闺秀,受过高等教育,心灵手巧,品学兼优。但是受家庭传统观念影响,毕业后,一直没进入社会参加工作。父母结婚后,母亲在家全职照顾5个孩子,蔡向东在兄妹中排行老三,上有哥哥、姐姐,下有弟弟、妹妹。

 

蔡向东4岁时,一家人从双阳县迁往扶余县下属的一个农村,父亲被分配到乡中学教书,母亲继续在家照顾孩子。父亲教学好,人品也好,大家都尊称他为“蔡先生”。母亲富有正义感和侠义心肠,当地村民谁家有解决不了的民事纠纷,都愿意找她解决,母亲总是能够主持正义,恰到好处地把矛盾化解,深得村民的信任和尊敬。与人为善、乐于助人的父母,在当地具有非常好的口碑。

 

刚上小学的蔡向东,还很贪玩,对一切充满了好奇,还不知道考试是怎么回事。开学不久,学校组织了一次考试,等到考试结果出来后,她一科打了0分,另一科打了2分。回到家后,家里人非常吃惊,就问她是怎么回事。蔡向东好奇地说:“我都会呀,不信你们考考我。”家里人一试,她果真都会,就疑惑地问:“你都会,为什么打了0分?”“我答完题,没事又给擦掉了呀!那科之所以打2分,是因为有一道题没擦掉。”家里人甚是无奈,看来年纪太小,还不懂事,于是,决定让她明年再上学。

 

第二年回到学校,蔡向东遇到了刚刚毕业走向教学岗位的于淑贤老师。蔡向东非常喜欢这位于老师,于老师年轻清爽干净,对待学生认真负责,严厉不失温和。再次参加考试,蔡向东名列班级第一。打那以后,她次次考试排名第一,被选为班级学习委员 。

 

别看蔡向东年纪小,却非常要强,富有正义感,做事风格上具有男孩子的豪爽和大气。她从来不欺负同学,同学也不敢欺负她。看到有的同学被欺负,她常常替弱者伸张正义。这也许是受母亲影响,母亲富有侠肝义胆,经常替村邻解决矛盾,主持公道。耳濡目染,在她幼小的心灵里,播下了正义善良的种子。

 

人生多变难预料

面对风雨更坚强

 

这种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快乐的,可是后来,家里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。

 

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,蔡向东的父亲经常不辞劳苦,利用业余时间,免费为村里的青年和城里下乡的知青补习功课,鼓励他们努力学习,积极备战高考。1980年,蔡向东的哥哥读高三,学习成绩很好,非常有希望考上大学,可是就在高考那一天,父亲因为肝癌突然离世。在失去父亲的极度痛苦中,哥哥根本没有心思参加高考,在亲戚的一再劝说下,才去了考场,可是考了两科,他就返回家里。遗憾的是,父亲已经出殡,没能参加上父亲的葬礼。

 

蔡向东的父亲刚刚去世,就接到县(现在的松原市)里对他的工作调动,可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。县里回不去,一家人又都不是农业户口,留在农村没有耕地。父亲的工资是一家人的唯一收入,父亲离世,经济来源断了,母亲一人带着5个孩子怎么生活?

 

在这种情况下,哥哥作为家里的长子,接替父亲工作,开始教学生涯,帮助母亲承担养家的重任。聪明的姐姐,为了弟弟妹妹们能够继续读书求学,在她12岁那一年,也选择了辍学务工。

 

母亲领着5个孩子,在破旧的房子里艰难地生活着。由于房屋保养不善,经常是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。尽管如此,母亲仍旧克服重重困难,坚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。自父亲去世后,品学兼优的蔡向东,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。她的学习成绩始终都是名列前茅,初三的时候,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全县最好的中学扶余三中(现在的松原市实验中学)。

 

高中的生活,紧张而清苦,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蔡向东非常节俭,舍不得多花一分钱。她平时把家里给的零花钱,放在床底下暂时不穿的衣兜里。高二春天时的某一天,天气转暖,蔡向东把床底下的衣服拿到外面去晾晒,竟然忘记了衣兜里还有钱。没想到外面风大,把衣兜里的钱全部刮没了。当她想起来的时候,再去外面找,已经找不到了。这可怎么办?自己全部的零花钱都没了,怕母亲着急,也不敢告诉她,幸好还有几张饭票,暂时能解决吃饭问题。为了度过难关,她每天只吃半份饭。后来,哥哥和母亲知道这事后,家里人一致表示,砸锅卖铁也要保障蔡向东的读书开销,绝对不能让她再受这样的苦。

 

同学们知道蔡向东丢钱的事后,自发组织了捐款40余元,在那个年代,40块钱,足够两个月的伙食费。可是要强的蔡向东,一直没舍得花掉这40块钱,她很想把这些钱返还给同学们。一方面觉得同学们家里都不宽裕,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有能力度过难关,不需要麻烦别人,可是返还给同学们,又怕驳了同学们的这份情谊。

 

高考前,蔡向东最想报考的是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(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大学)。一是作为军事院校,生活费等均实行配给制,不用家里花钱,这对于经济窘迫的她来说,是最好的选择;二是学外语,是她的爱好;三是根据该校往届招生成绩,她考上这所学校很有把握。经过面试及一系列英语口语、身体考核之后,该校来白城体检的老师拍着蔡向东的肩膀告诉她:“回去等通知吧!白城地区就你一个女考生,咱校比一般院校都提前开学,到时只带自己路上换洗衣服就行,到那儿一切军事化。”

 

这些话,至今回忆起来,仿佛仍在耳畔萦绕。蔡向东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,耐心等待该校的录取通知书。

 

但万万没想到,1988年9月1日,蔡向东接到的却是吉林财贸学院(现在的吉林财经大学)的录取通知书,这对于一心想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她来说,是非常失望的。她想复读,可是家里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,母亲一人把兄弟姐妹五人拉扯大,已经非常不容易,弟弟妹妹都在上学,再复读,钱从哪儿来?

 

恩师教诲重振作

谱写人生新篇章

 

蔡向东接到录取通知书一周后,才到吉林财贸学院报到。刚入学那些日子,蔡向东经常一个人望着窗外发呆,她对大学及今后的人生没有任何规划,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 

大一上学期的一个晚上,蔡向东无意间跟随同学走进了一个“新生通讯员培训班”的课堂。台上的老师和记者团的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讲话,深深触动了她入学以来已经麻木的神经。

 

没想到,“财贸小院”还有这样一群师生!那晚回来后,蔡向东挥笔写成两篇时评小稿,第二天投进院刊的投稿箱里。没想到十几天后,同学们拿着新一期院报跑到蔡向东面前,告诉她院报上有她写的两篇文章。

 

从此后,蔡向东与院刊和几位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,尤其是吕金华老师,在她人生最低迷的时期,给了她思想上很多启发和引导,她的大学生活也因此开始过得丰富多彩起来。

 

在校新闻学社里,师生间不仅探讨新闻通讯、文学创作,还交流思想、探讨人生。当蔡向东把自己的彷徨、困惑、委屈和对未来的无望悉数说给吕老师后,吕老师关切地询问了她家里的情况,然后对她说:“人生不会一帆风顺,总要经历坎坷,逆境更会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和意志,自强不息者,对生活持乐观态度者,终会有所作为,‘财贸小院’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……”

 

那一席话,如醍醐灌顶,让蔡向东彻底醒悟过来。从此后,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大学生活,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。随着与吕老师的日渐接触,吕老师身上特有的品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蔡向东。吕老师做人坦荡,胸襟宽广,对待同事、学生温暖如春,热情有佳。从吕老师身上学到的,绝不仅仅是学业,更主要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。

 

蔡向东外表看似坚强,但她却恐高、晕针、晕血。吕老师知道蔡向东晕血这件事后,在大二冬天义务献血时,吕老师适时地出现在蔡向东面前,抱着她,鼓励她别怕。在吕老师的鼓励下,蔡向东第一个坐在采血窗口前,把胳膊伸出去,把头埋在吕老师的怀里,另一支胳膊死死抱住吕老师,而吕老师就那样站着,双手抱着她的头,摩挲着她的长发,轻拍着她的肩膀,安慰着让她尽量放松。可胳膊流出的血却异常缓慢,别的学生几乎都献完了,她这边还在缓慢滴着,医生说不然就放弃吧!吕老师看已流了很多血,对医生说:“我们献不了200CC,但可以凑100CC,也算孩子完成了心愿。”后来,蔡向东只献了100CC。抬起埋在吕老师怀里的头,发现吕老师胸前湿了一片,吕老师笑着说:“看来你流出的眼泪比你献的血还要多。”知道自己只献100CC,蔡向东非常惭愧,吕老师则一再安慰她:“晕针晕血的情况是有的,献100CC也是献,有时用血可能只用100CC,你说让人家患者用200CC一袋,不是浪费了吗?”那一次,蔡向东非常感激吕老师,是吕老师没让她成为一个临场“逃兵”。

 

事后,吕老师把新闻学社参加献血的十多个学生请到家里,和爱人林克胜老师亲自为学生们熬鸡汤。饭后,林老师泼墨,在宣纸上还给蔡向东写了一首七言励志诗。回来后,她便贴于自己的床头,每日看着激励自己。

 

振作起来的蔡向东,恢复了以往不畏困难的斗志。她不但各学科成绩突出,还活跃在各个学生社团并身兼要职,成为大学生励志的典范。她先后成为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,校新闻学社副社长,系社团部部长,还带头组建了经济学社,带领贸易系的学生进行经济研究。大三时,她作为新华社吉林分社的采编记者,多次深入各个企业作采访报道。通过助学贷款、奖学金及写作赚取的稿费,蔡向东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。不但能满足自己的学杂费、生活费,还把节省下来的钱给母亲贴补家用。

 

1992年大学毕业后,蔡向东被留在校团委从事共青团工作,她感谢校领导对她的重视和培养,总是尽心尽力把各种事情做好。1999年,不甘于平凡的蔡向东一边工作、一边带孩子、一边考上了本校会计学专业研究生。
 

   在吕金华老师校园雕塑落成仪式上合影

 

教书育人为己任

肩负使命为爱行

 

在校团委工作了十年半,蔡向东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换换工作,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人生?正在她犹豫期间,一次偶然的机会,蔡向东听说本校经济学院新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,缺少师资,正在招收专任老师。蔡向东眼前一亮,何不妨尝试一下转型去搞教学?转型教学,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要知道,蔡向东已经从事行政工作多年,对教学工作并不熟悉,况且,这是个全新的专业,就是在全国也是刚刚兴起,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,如何把这门功课讲好?还真得下一番功夫。

 

 

2002年11月,经济学院组织应聘人员试讲,她(当时还是在读硕士)与重点大学毕业博士、毕业硕士同台竞技,结果她名列第一。

 

2003年3月,蔡向东成功转型,从校团委转业到经济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任教,开启全新的教学生涯。自从走上讲台那天起,蔡向东就给自己定下规矩:一定要站稳讲堂,绝对不能误人子弟!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新成立的学科,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,没有经验可借鉴。这个专业刚成立那几年,学院缺少师资,专业主干课一共六门,蔡向东一人承担了四门课的教学任务,后来一位教《社会保险》的老师休产假,她又临时接替了《社会保险》课的后续教学。繁重的教学任务,蔡向东没有丝毫怨言,每一门课她都认真对待。她为了站稳讲台,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,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,讲课之余,她还在吉林大学和本校听相关专业老师的讲课,博采众家之长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。整整一年时间,她一直坚持听课,风雨不误。

 

    课堂教学参与学生讨论

 

吉林大学的一位老师被她的执着精神所感动,了解到她的情况后,对蔡向东说:“我们学校刚刚成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博士点,你如果想更好地从事教学,不妨考博。”考博士?蔡向东以前想都没想,经这位老师指点,她还真想试一试。

 

2003年年底,蔡向东着手准备报考吉林大学宋宝安老师门下读博,那一年只招收四人,结果蔡向东考了并列第五。第二年,她全力以赴,以单科、总成绩皆优的好成绩,被择优录取。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,蔡向东之所以能够转型教学成功并考取博士,与她的求知好学与拼搏进取精神绝对分不开。许多人并不知道,蔡向东毕业后在校团委从事行政工作期间,一直都在自学英语,常年订阅英文版的《今日中国》和《北京周报》,有着很好的英语功底。她之所以能够顺利考取博士,平日的英语积累起了重要作用,当年许多一起参加考博的人,都输在了英语上。

 

2006年11月,学校进行学科调整,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经济学院调转到公共管理学院。2007年,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本科教学第一轮评估,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当时学校的新专业,属于评估重点。作为才转教学四年的她,与全校精选出的30多位老师接受教育部派来的专家组考评。专家组听完这些老师的讲课后,向学校领导班子集体汇报,反馈考核结果,被直接点名提出表扬的老师只有两位,其中一位就是蔡向东。

 

    欢迎新生入学讲话

 

凭借勇于开拓和拼搏进取的精神,蔡向东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断提升。2009年12月,蔡向东博士毕业;2010年4月,被提升为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副院长;2010年5月,拿到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;2015年被提任院长。她还兼任公共管理及劳动与社会专业学科带头人,吉林财经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常务主任,吉林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,吉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,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学学科专家,吉林省专业学位(公共管理)研究生教指委委员,吉林省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,全国民政行业教指委委员。
 

    在办公室指导研究生论文开题

 

蔡向东从教以来,讲授过《社会保障学》《福利经济学》《政治经济学》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》《社会保障国际比较》等课程,其中《社会保障学》被评为省一流课程,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,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项,主持在研项目5项;出版专著3部,决策咨询建议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。多次被评为校“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三育人先进个人”“巾帼建功标兵”,首届校“亚泰杯”优秀教师,2015年长春市师德标兵,2020年“长春市三八红旗手”。从行政工作到教学的成功转型,蔡向东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
 

作为一名老师,作为一名高校院长,她以自身的不断努力,成为学生们的励志榜样。她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,以公平、正义,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及家国情怀
为目标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一年一度为毕业研究生饯行

 

蔡向东当年转型当授课老师,并没想到会取得今天的成绩,只是一心希望做一名像父亲一样认真负责的好老师。她身上有一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,驱使她以超出常人的努力,不断创造辉煌。那是源于对生活的爱,对早逝父亲的爱,对含辛茹苦养育五个儿女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爱,对在弱小年纪就分担养家重担的哥哥姐姐的爱,以及作为姐姐对弟弟和妹妹无私的爱。在她内心深处,活成父母的骄傲,是她最大的心愿。她不是为自己而活,她身上肩负着一家人的厚爱和使命。而她完美地将这种价值和使命播撒在伟大的教育事业上,为无数学子传道授业解惑,人生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。

 

肩负使命,蔡向东向着希望和美好,为爱继续努力前行。
 



 

广而告之
相关内容
广告位 300*300
广告位 1200*90

吉林省科普创作网 www.jlkpzjw.org..cn | 投稿邮箱:jlskpzjxh@163.com

主办单位: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 | 吉ICP备2021008712号-1